自己的選擇
2025 年 1 月 26 日俄烏戰爭至今已超過3年,自從川普上任後,有意要盡快結束這戰爭
但目前走向,其實是蠻悲催的方向
這不禁讓我想到,之後台海之間起了戰爭,那又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況呢?
以下用Grok來整合從歷史面、區域爭議面以及政治地緣戰爭來作雙方的觀點以及說法比較
歷史脈絡與文化認同
項目 | 俄羅斯觀點 | 烏克蘭觀點 | 國際觀點 |
---|---|---|---|
歷史起源 | 認為基輔羅斯是俄羅斯歷史的起源,強調東斯拉夫人的一體性,烏克蘭是俄羅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 | 視基輔羅斯為烏克蘭獨立歷史的開端,強調自身文化與國族身份,與俄羅斯有別。 | 歷史學家多認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文化的共同源頭,但不直接支持任一方作為唯一繼承者。 |
帝國與蘇聯時期 | 認為烏克蘭長期屬於俄羅斯帝國與蘇聯,應視為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一部分。 | 強調蘇聯統治下的壓迫(如1932-1933年霍洛多莫爾大饑荒),視俄羅斯為殖民者,強化獨立意識。 | 國際承認蘇聯時期對烏克蘭的壓迫,如霍洛多莫爾被多國認定為人為災害,但不直接介入歷史主權爭議。 |
1991年獨立 | 視烏克蘭獨立為蘇聯解體的暫時性錯誤,認為其應回歸俄羅斯影響範圍。 | 認為1991年獨立是主權國家的誕生,得到國際法支持,有權選擇自身發展道路。 | 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烏克蘭獨立地位,支持其主權與領土完整(如聯合國憲章)。 |
區域爭議(克里米亞與頓巴斯)
項目 | 俄羅斯觀點 | 烏克蘭觀點 | 國際觀點 |
---|---|---|---|
克里米亞併吞 (2014) | 聲稱保護克里米亞俄語人口,認為其歷史上屬俄羅斯,2014年公投顯示民意支持併入俄羅斯。 | 堅稱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,俄羅斯行動為非法侵略,公投在軍事壓力下無合法性。 | 多數國家不承認併吞合法性,視為違反國際法(如聯合國大會第68/262號決議)。 |
頓巴斯衝突 (2014起) | 支持頓巴斯分裂分子,認為其俄語社群受烏克蘭壓迫,應有自主權或併入俄羅斯。 | 視頓巴斯為烏克蘭領土,親俄武裝行動是俄羅斯支持的侵略,反恐行動屬正當防衛。 | 國際調查(如聯合國)顯示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,但衝突雙方均有人權問題,未定性為單方責任。 |
經濟與社會影響 | 指責烏克蘭對克里米亞與頓巴斯實施經濟歧視,導致基礎設施與發展停滯。 | 承認經濟挑戰,但強調俄羅斯占領與戰爭是主因,否認系統性歧視。 | 國際報告指出戰爭破壞區域經濟,制裁俄羅斯旨在施壓,但也影響平民生活。 |
政治與地緣政治競爭
項目 | 俄羅斯觀點 | 烏克蘭觀點 | 國際觀點 |
---|---|---|---|
地緣政治利益 | 視烏克蘭為俄羅斯勢力範圍的關鍵,擔心失去控制將削弱其地區影響力與安全。 | 強調主權獨立,有權選擇與西方整合,不受俄羅斯歷史主張約束。 | 西方支持烏克蘭自決權,俄羅斯則被視為試圖恢復後蘇聯霸權,衝突反映冷戰後權力平衡問題。 |
北約擴張 | 認為北約東擴(如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及烏克蘭申請)威脅俄羅斯安全,是挑釁行為。 | 支持加入北約,視為保護主權與安全的必要手段,否認對俄構成威脅。 | 北約強調其防禦性質,擴張旨在保護成員國,但俄羅斯將其視為安全挑戰,學界對此爭議未決。 |
國際反應 | 認為西方制裁與孤立是偏見,對入侵的譴責忽略其安全需求。 | 尋求國際支持(如軍援與制裁俄羅斯),強調俄羅斯行動違反國際法。 | 多數國家譴責俄羅斯侵略,支持烏克蘭主權,但少數國家(如中國)保持中立或間接支持俄羅斯。 |
政策與軍事行動(2022年全面入侵)
項目 | 俄羅斯觀點 | 烏克蘭觀點 | 國際觀點 |
---|---|---|---|
入侵理由 | 宣稱“非軍事化與去納粹化”烏克蘭,保護俄語人口,阻止北約擴張,恢復歷史統一性。 | 視為無端侵略,俄羅斯理由無事實依據,戰爭是對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攻擊。 | 國際普遍認為俄羅斯理由無證據支持(如無“納粹化”證據),入侵違反國際法。 |
軍事政策 | 動員軍力控制烏東與南部,試圖改變地緣政治現狀,聲稱是防禦性行動。 | 全面動員抵抗,依賴西方軍援,目標是收復失地並捍衛國家存亡。 | 西方提供軍援支持烏克蘭自衛,俄羅斯則面臨軍事與經濟壓力,戰爭長期化風險加劇。 |
人權與戰爭罪 | 指控烏克蘭對俄語人口進行“八年種族滅絕”,以此為入侵正當化理由。 | 駁斥指控,強調俄軍在占領區犯下戰爭罪(如布查事件),要求國際調查。 | 國際機構(如聯合國)記錄雙方人權侵犯,但俄羅斯在占領區的罪行證據更明確,調查仍在進行。 |
我也嘗試用騰訊元寶(以中國內的看法來看待這樣的事件),其實也類似的結果
所以就以結論來講,俄羅斯的這個行動真的母湯啊…
拉回現實面,如果台海發生戰爭大概也會是這樣
烏克蘭立場:我拼死抵抗,就是為了爭一口氣(否則就亡國)
俄羅斯立場:已經打到這地步哪能退
就以烏克蘭來講,「不自由寧可死」是一種意識的展現
但當打到最後國內都沒人了,這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?
看到美國那樣的狀況下,究竟台灣還有多少本錢可以去內亂(這個白賊無能政府真的是…)
雖然我不是主張和中國一戰,但真的那天來臨時,台灣到底有多少本錢可以談?(半導體?君不見美國一直施壓tsmc一直轉移技術到美國去,而你也莫可奈何;因為台灣真的滅的話,韓國也會被扶植起來取代tsmc的)
只能說自己現在能做的,就盡可能去做吧